产才融合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来自本站日期:2023-11-20 点击次数:0
河南漯河郾城区
打造食品产业创新核心区
本报漯河讯 (通讯员 漯组轩)近年来,河南漯河市郾城区聚焦食品产业创新核心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区发展定位,推动“人才链”耦合“产业链”,真正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
引进一位人才,带动一个产业。依托中原食品实验室,聚焦任发政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实验成果,招引塔格糖项目落户,带动下游企业入驻郾城,打造中国独角兽企业——塔格糖花园式工厂。引入方曙光博士担任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带来一大批益生菌行业资深专家来到郾城,建成亚洲最大的益生菌菌种生产线,与双汇、卫龙等85家企业合作研发益生菌产品,二期农用益生菌1000吨产能进入生产阶段,还建立了专门的益生菌研究院。引进一个项目,集聚一批人才。围绕泰格医药产业园,推进泰格医药、医疗器械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吸引叶小平、李元念、戚亦宁等博士团队齐聚郾城,建立了全国第二家、全省第一家药品许可持有人MAH持证转化平台,力争5年内孵化聚集100家公司,形成500亿以上工业产值。引进中科可降解塑料制品项目落地投产,吸引季君辉院士、张会良教授等一批国内顶尖科学家和团队进企业领衔研发,中科新材成为全省可降解新材料产业链主企业,产能达到20万吨。助力本土企业,集聚高端人才。推动新旺化工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罗德平院士团队合作形成国内产量与种类首屈一指的有机成核剂生产规模。促成豫鼎源食品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发健康型和功能型的预制菜新品。
江西都昌
人才引领珠贝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都昌讯 (通讯员 徐文英)江西都昌县是“中国淡水珍珠之乡”。近年来,都昌县以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珠贝产业呈现量质双升,“鄱湖之星”“澳菲奢居”等一大批品牌脱颖而出,传统的农业大县正向“世界珍珠种子基地”加速迈进。
举办新春“三请三回”恳谈会,邀请在外都昌籍优秀人才代表480余人参加,全国劳模曹新国、人大代表邵建华等积极为珠贝产业献策,南昌大学高文明教授等专家成立专家工作站,为珠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人才跟着产业走、公寓跟着人才建”,先后建设33栋、25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珠贝产业园,配套建设人才公寓,打造珠贝文创园,围绕珠贝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需求,把大师工坊、美学馆、博士工作站建在园区,实现人才的居住场所、工作地点、生态环境“零距离”交互,方便人才更好地创新创业。
由珠贝行业领军人才邵建华牵头成立省级珠贝产业协会,为珠贝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指导,精准培育7户标杆企业,促进园区企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变。南昌大学高文明教授团队对边角料研磨、加工、废水回用等产业链末端产品处理技术实现了珠贝全产业链闭环。
出台《珠贝行业人才引进办法》,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出台《珠贝行业奖补措施》,促进专家人才、工艺大师在设备自主创新、工艺优化等方面精益求精。为留住熟练工、广招本地工、吸引外来工,每年定期举办技术培训,自2020年以来,共计培训8700人次,为珠贝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人才。
四川天全
“人才共享”助力冷水鱼产业振兴
本报天全讯 (通讯员 天组轩)作为国内唯一集鲟鱼养殖、鱼子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养殖示范区,近年来,四川天全县聚焦冷水鱼产业发展,创新实施冷水鱼产业“人才共享”模式,以人才链补强产业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联盟聚才。依托全省唯一水产类五星级冷水鱼园区,成立产业创新联盟,精准对接中科院水生所、省农科院、川农大等12所高校院所及专家团队,构建“产业创新联盟+高校+专家团队”模式,吸引23名知名冷水鱼产业专家和5家企业加盟,实现联合引智,人才共享。
协同创新。联盟依托专家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平台,采取合作研究、委托攻关等形式,与高校院所共同研究解决鱼卵分离等技术难题24个,成功研发鱼子酱加工全套技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6项,开发“芙思塔”“仙那都”等鱼子酱品牌,实现鱼子酱产量全球占比12%,年出口创汇近1140万美元,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集群发展。组建5个冷水鱼产业技术服务团,“一企一策一团队”进行智力帮扶,综合运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35场次,培育新型养殖主体带头人等产业人才235人,辐射带动全县冷水鱼养殖5000余亩,新增928人就业,实现群众人均年增收超5万元。